帶你了解大腸菌群復發(fā)酵培養(yǎng)基BGLB的前世今生!
發(fā)布時間:2023-10-25 瀏覽次數(shù):6261
列位看官,你可知曉,市售的大腸菌群復發(fā)酵培養(yǎng)基BGLB,是有兩種配方滴。其一名喚煌綠乳糖膽鹽肉湯,其二稱著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。
細細比對兩個配方,煌綠和亮綠其實是同一味藥的不同名稱,英文都曰Brilliant Green。這味藥在兩種處方中的劑量也不同,“煌綠”是0.0133 g,”亮綠”為0.0113 g,屬于同質不同量。另外,這倆處方還有個區(qū)別,一個添的是20 g牛膽粉,另一個加的是2 g牛膽鹽??蛇@到底是咋滴回事么?
這個問題按下不表,咱們先來扒一扒BGLB的羅曼史。
BGLB,洋人通常喚作Brilliant Green Bile Broth 2%(BGB)。 1936年,美國公共衛(wèi)生協(xié)會(APHA)發(fā)布的《水和廢水檢驗的標準方法》中,將它用作大腸菌群的確認培養(yǎng)基。當時發(fā)現(xiàn),把一些增菌后大量產(chǎn)氣的麥康凱肉湯接種到麥康凱瓊脂,用以確認大腸菌群時,卻木有菌落形成。原來在麥康凱肉湯中產(chǎn)氣的那廝,不是別人,正是產(chǎn)氣莢膜梭菌!需要在厭氧條件下才能生長。各位看官,您遇到這種情況嗎:把產(chǎn)氣的LST接種到VRBA上,卻沒有細菌生長?
為了省略實驗中繁瑣的分離和鑒定操作,微生物學家開始使用BGLB,來確認大腸菌群。后來發(fā)覺,這BGLB的選擇性和特異性甚好,初發(fā)酵產(chǎn)氣后無需進行細菌分離和生化實驗,直接將初發(fā)酵的培養(yǎng)基轉種到BGLB中,煌綠和大量膽酸抑制了產(chǎn)氣莢膜梭菌和芽孢桿菌,確認大腸菌群起來既省時又省力。也是這偏方有著不錯的療效,后來在乳品和食品的大腸菌群檢驗中,也逐漸流傳開來。
80多年彈指一揮間,BGLB的配方一直未變。經(jīng)過比較發(fā)現(xiàn),那煌綠乳糖膽鹽肉湯與BGLB的傳統(tǒng)配方相同,而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與BGLB的傳統(tǒng)配方不一致。咋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(xiàn)呢?
據(jù)說這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,是用于測定天然礦泉水中大腸菌群的。咱們就再來聊一聊檢驗標準,GB8538 的前世今生吧。
GB 8538于1987年首次制定,1995年、2008年和2016年先后經(jīng)過了三次修訂??紦?jù)GB 8538歷年的版次發(fā)覺,這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的方子,大約遺傳自1988年實施的GB 8538.62-1987。
在原始的配方中,亮綠的劑量是0.0133 g。可嘆的是,2009年實施GB 8538-2008,卻將亮綠的劑量抄成了0.0113 g。現(xiàn)行的標準GB 8538-2016,也是照抄照搬,亮綠劑量的錯誤因此延續(xù)至今。
如此這般,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配方中的那2 g牛膽鹽,與BGLB傳統(tǒng)配方中的20 g牛膽粉,又作何解?
咱們還是再溫習一下微生物基礎知識吧。所謂牛膽鹽,是把牛膽汁用水解、脫脂、酸化等工藝制成的粉粉;而牛膽粉,卻是將那新鮮牛膽汁直接脫水干燥而成。在牛膽鹽中有效抑菌成分膽酸的含量,一般是80%左右,而牛膽粉中膽酸的含量約為40%,僅是牛膽鹽的一半。
所以呢,要達到同樣藥效,牛膽鹽的劑量應該是10 g,而不是2 g。因此,亮綠乳糖膽鹽培養(yǎng)液的方子從開始就錯了,這一錯就是三十年!自2009年開始,這方子更是錯上加錯!
這些錯誤的方子,流傳甚廣,遺害尤深。不僅誤導了微生物檢驗猿,更是消遣了培養(yǎng)基生產(chǎn)商。廠家明知錯誤也不敢改正,怕的是配方不符合標準引發(fā)用戶退貨。
人生本來,苦惱已多,犯個小錯又如何?可是我的天,長達三十年的錯誤啊,這讓無辜的檢驗猿情何以堪!
有道是:情中情因情感妹妹,錯里錯以錯勸哥哥。此時此刻,微生物檢驗猿的心情,正與那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一般,雖然有萬句言詞,只是不能說得,半日,方抽抽噎噎的說道:“你從此可都改了罷!”
主要參考文獻:
1.APHA (1936).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Sewage, 8th New York: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.
2. Mackenzie E. F. W., Windle Taylor E. and Gilbert W. E. (1948) . Recent Experiences in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um coli Type I ,J. Gen. Microbiol. 2. 197-204.
![]() | ![]() |